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发布日期:2023-10-30
1989年9月9日,星期六,这天是“抚子联赛”的诞生日。当然当时是没有这个爱称的,只有“日本女子足球联赛”(Japan Ladies Soccer League,简称JLSL)的正式名称。 空中还残留着夏天的暑气,入秋后的白天很短,东京的国立西之丘足球场在下午7点的开幕战“读卖美人VS清水FC”之前开始了开幕仪式时,天色已晚。 这一天,参加第一年联赛的全部6支球队在西之丘集合。在全日本鼓笛少年50人的友情演奏下,宣传板引领着身着统一队服的6支队伍入场。 这一年女子足球在日本足球协会的注册球队数491只,选手数10409人,只有现在三分之一的规模,日本的女子足球当时还在发展中。但是,在下一年的1990年北京亚运会上,女足已经成为正式比赛项目,并且1991年第一届女子世界杯也将要举行,日本女子足球的强化已是迫在眉睫。 但是女足的强队分散在东京、静冈以及关西2个府县(大阪和兵库)。仅凭一年一度的淘汰赛制的全日本女子足球选手权,有水平的比赛场次远远不够。于是,“建立全国联赛,通过全年进行高水平的比赛来进行强化”的计划应运而生。 当时担任日本足协进行女足管理的“第5种委员会”委员长的是堀田哲尔,聘请了在神奈川县的横滨负责女足运营的黑泷等担任事务局长,开足马力从计划到开始举办联赛仅仅用了半年时间。 第一年参赛球队有读卖美人(东京)、清水FC(静冈)、田崎真珠神户FC(兵库)、日产FC(东京)、新光精工FC(东京)、普里玛哈姆FC(三重)、1都3县共6支球队。 读卖美人的王牌选手野田朱美进行了选手宣誓,在开幕仪式后举行了“读卖VS清水”的比赛,第二天9月10日星期天在同一个场地举行了“新光VS普里玛”和“日产VS神户”的2场比赛。 在开幕战中,拥有前锋半田悦子和中场木冈二叶这两名日本代表选手,再加上当时亚洲顶级水平的台湾代表前锋周台英的清水FC引人注目,不过全日本选手权2连霸的读卖美人更有实力,以2 - 0的比分战胜清水。 打入有纪念意义的第一个进球的是读卖美人的前锋高仓麻子(后大和抚子教练)。上半场27分,用右脚打进了中场手冢贵子的传中,在比赛的最后阶段,中场球员早川明子打进了一个豪快的任意球,最终读卖美人以2 - 0取得了胜利。 第5种委员会:当时日本足协分管女子足球的部门(第1种社会人、第2种高校生、第3种初中生、第4种小学生)。 读卖美人:读卖美人(1981)→读卖日本美人(1992)→读卖西友美人(1994)→NTV美人(1999)→日视美人(2000)→日视・东京绿茵美人(2020)、日视美人(官方略称,2020) 清水FC:清水FC(1986)→玲与清水FC可爱女士(1990)→退出(1998)→解散(2000) 田崎真珠神户FC:神户FC(1976)→田崎线)→TASAKI珍珠(2004)→解散(2008) 普里玛哈姆FC:伊贺上野女忍者FC(1976)→普里玛哈姆FC女忍者(意译为第一火腿FC女忍者,1988)→伊贺FC女忍者(2000)→伊贺FC女忍者三重(2020) 全日本女子足球选手权:前两届比赛因为女子足球普及度不足很难凑齐参赛人员,所以采用的是8人制规则,比赛用球是小学生用4号球,球门是少年用球门(5mX2.15m),场地为54mX74m,比赛时间为半场25分钟;第3届开始采用11人制;第4届比赛时间改为半场30分钟;第7届比赛开始采用标准足球;此后各种规则慢慢的都采用普通足球比赛规则;2012年更名为皇后杯。 有人说:“在J联赛成立之前,日本没有足球。”这当然是大错特错的。同样的道理,日本的女子足球也不是在1989年日本女子足球联赛(现在的大和抚子联赛)诞生后突然开始的,在那之前,也有很长的历史。 日本最早的女子足球队是1966年兵库县成立的两支球队,一支是由神户市滩区福住小学6年级26名女生组成的“福住女子足球体育少年团”,另一支是由西宫市神户女学院初中部15名3年级女生组成的队伍。 1967年3月19日,这两队在神户市滩区福住小学附近的王子竞技场进行了比赛。这是现在已知的日本女子足球最古老的比赛,主裁判和2名边裁也是由女性担任。 但这并不是日本女子足球的起源,最近发现了大量约100年前的大正时代(1912 ~ 1926年)日本到处都有女性踢足球的资料,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在大正时代,女性能从事的职业大量增加,是之前被关在家庭里的日本女性开始进入社会的新时代。与此同时希望提高女性社会地位的运动也开始了,随着“不输给男性”的女性意识的提高,也波及到了体育运动。 在小学里,经常可以看到女孩子混在男孩子中间追逐足球,还出现了在体育课上进行足球训练的女子学校。对将来进入社会的希望,给了少女和女性们以前没有的积极性。 但是大正时代结束后,这种社会氛围就消失了。经过战后的混乱期,这期间女性们产生了“我们也想踢男性喜欢的足球”的想法,并开始付诸行动,这归功于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妇女解放运动”。 20世纪70年代,关东和关西相继出现了女子足球队并开始流行比赛。当时绝大多数男性都认为“女人怎么能踢足球”,所以女选手们在周围好奇的目光中拼命训练,参加各种各样的比赛努力扩大影响范围。 1979年,日本足球协会开始接受女子球队的注册。你们可能会感到惊讶,自1921年诞生以来的半个多世纪以来,日本足球协会一直是一个“只为男子足球而成立的团体”。第一年注册的女子足球队伍有52支,选手总数为919人。 1980年3月,第一届全日本女子选手权(现在的皇后杯)举行。但此时即使在日本足球协会注册了,女子足球从大赛到日本代表队的活动经费日本足协都不提供支持,所有比赛都必须由“日本女子足球联盟”这个团体自己筹措资金进行。 随着全日本女子选手权的开始,女子队伍不断增加,比赛的水平也急速提高。10年后的1989年,“日本女子足球联盟”结束了它的作用解散了,日本足协开始全权负责女子足球的活动。虽说1979年就开始在足协注册,但那时也只是一个形式而已,经过10年的发展,女子足球这个时候才真正成为“日本足球的一员”。 FC神南:日本女子足球的第一支俱乐部,1972年日本足协女性事务局员工以通过在《周刊足球杂志》上公开招募会员的方式召集,由看到这一召集的高中生和社会人士组成(队名取自地名东京都神南)。 虽然各种足球用具都缺(不合码的鞋子、肥大的衣服、没有训练场地),但是会员们还是很开心有了这个足球爱好者的聚集地。 1977年FC神南作为日本代表队参加了第二届亚洲杯(是日本女足第一次在国际赛场出场,但并不被日本足协承认)。1979年3月日本女子足球联盟诞生,FC神南在翌年1980年举办的第一届全日本女子足球选手权夺冠。 涌现出被称为“女釜本”的石川通子、山田弥生等明星选手;高仓麻子也在初中和高中时期周末从福岛过来训练;曾效力于该队的冈岛喜久子后来日本足协会女子部担任要职,并成为2021年开始的WE联赛的首任法人。 1986年开始接受日产汽车赞助,更名为“日产FC”,是参加首届日本女子足球联赛的六支队伍之一。 但是随着后来日产汽车决定以横滨水手为名参加J联盟,日产FC成为企业削减经费的对象,在1993年J联盟开始的同年决定赛季末解散,自此FC神南消逝在历史中。 日本女子足球联盟:1972年FC神南建队之后,日本各地或依托学校或依托企业或自发成立了很多女足球队,各地的女足联赛也纷纷成立(横滨联赛、关西联赛、都道府县联赛等等)。1979年国际足联要求各国足协发展和普及女足,日本足协响应成立了日本女子足球联盟。但是作为日本足协旗下的掌管全国女子足球的组织,却只有一年50万日元的预算,仅用于全日本选手权(铃木良平语),一切发展、比赛、培育、设施、国家队、联盟运营等等所有经费全部需要女子联盟自己解决。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女子足球联盟得到了三菱集团等企业的大力支援坚持发展了10年,最终在1989年全国女子足球联赛开始时并入日本足协负责运营的范围。 三菱重工:森健儿,这位对日本足球有绝大贡献的人物出任日本女子足球联盟的首任理事长,出身三菱的他以出色的斡旋能力为女子足球联盟拿到了三菱集团不计回报的帮助,比如和三菱汽车社长直接谈“能不能给我个高的离谱的广告费?”就这样把市值5万的广告位卖给三菱300万;比赛场地用三菱的;比赛服装和设备都是白嫖跟三菱合作的彪马;各种远征费三菱出一半,队员自己掏腰包出另一半。在女子足球没有任何关注度的当年,三菱做的这些是纯粹的支援,“如果没有三菱的帮助,日本女子足球的黎明期是无法想象的。”(大住良之语) 首支日本女子足球国家队:虽然参加了第二届女足亚洲杯,但是FC神南并不被日本足协承认是国家队。1981年6月,首支日本女足国家队成立,参加了在香港举行的第4届女足亚洲杯。由市原圣基担任主教练,由日本女子足球联盟自筹资金参赛,远征费由选手自己负担一半,另一半和集训服装等费用由由三菱和彪马赞助,住宿由当地企业员工家属帮助,经过5天集训,最终成绩是一胜二负小组第三被淘汰。 日本第一场有比分的女足比赛:1 - 0,总时间25分钟,福住少年团小学生战胜了神户初中生。 大正年间日本女足萌芽期情况:日本足协组织的研究小组调查了全国286所公立高等女子学校的422册校史,在其中53所学校确认了1902至1940年间存在过进行足球活动的记载和照片。 另外发现了被认为是最早的日本女子进行足球比赛的照片,在一本1986年出版的校史中,收录了一张1916年大分高等学校女学生们进行足球比赛的照片,比之前认为是最早的丸龟高等女校比赛照片早了3年。 世界之所以会发生变化,并不仅仅是自然的趋势。一小部分人超乎常人的热情和努力,可能会给之后的历史带来巨大的改变。现在的大和抚子联赛即1989年日本女子足球联赛的诞生就是这样被改变的结果。 推动抚子联赛历史的人物有:已故的当时担任日本足协理事的堀田哲尔先生、“日产FC”的主教练早野宏史先生、读卖美人的主教练竹本一彦先生、担任横滨女子足球俱乐部运营的黑泷等先生。 堀田先生从中学时代就开始接触足球,从静冈大学毕业后,1956年成为清水市(现静冈市清水区)的小学老师。不仅教自己学校的学生踢足球,还号召市内其他小学组建球队,让清水成为“足球之城”。 1970年,35岁的堀田先生参加了日本足协主办的“第一届足球教练培训班”。 聘请了前一年在日本举办的第一届FIFA教练培训班的主教练德特马·克莱默(1964年奥运会的日本国家队教练)担任讲师,所教授的是很高水平的内容。在所有学员中,只有堀田先生是小学老师。 但是与其他学员把在培训中学到的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团队中不同,堀田先生更倾向于在静冈县范围内做推广。1971年,他在自己所任教的小学每周一晚上开设“静冈县教练培训班”,广泛传播所学知识。来自全县高中强队的教练云集一堂,会场所在的清水市从全市23所小学各派出了一名教练参加,这奠定了以后清水队成为日本第一足球俱乐部的重要基石。 堀田先生对女子足球的发展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契机是他成为小学老师的时候,一开始只教男孩子们踢球,但是女孩子们向他传达了“我们也想踢”的愿望。看到这些女孩们努力踢球的样子,堀田先生感受到了足球的快乐是不分男女的。 不久后堀田先生所在学校踢球的女孩们升入中学,组成了“清水第八”女子足球队,参加了1980年3月举行的第一届全日本女子选手权,获得亚军。从第二年开始实现了“连续7年优胜”的壮举。 但是在1988年3月举行的第9届比赛上清水输给了新兴的读卖美人,屈居亚军。堀田先生产生了“这样下去就永远赢不了”的危机感。 当时的女子足球强队集中在关东(东京)和关西(大阪、兵库),清水和三重县的伊贺上野地区处于孤立状态。强队之间每年只有几次淘汰赛才能相遇。这样一来,日本全国的女子足球都无法健康地发展下去。这就是日本女子足球联赛成立的最初动力。 “女子足球的全国联赛还太早”,在很多持这种观点的反对意见中,堀田拿出的理由是女足已经成为1990年北京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他最终以“为了强化日本女子代表队,有必要建立全国联赛”为理由说服了相关各方。 面对堀田先生的热情,早野先生和竹本先生等人表示愿意提供帮助,然后黑泷先生接手了事务局的运营,三个人一起完成了繁重的实务工作。 竹本先生说堀田先生是“推土机一样的人”,如果没有堀田先生的热情和行动力,以及支持堀田先生,在短时间内解决各种课题,使开幕成功的早野先生、竹本先生、黑泷先生的献身精神,还处于发展早期的日本女子足球就不会出现“全国联赛”了。 德特马·克莱默和第一届FIFA足球教练培训班:克莱默是德国传奇教练,同时也是日本现代足球之父,对日本足球联赛的建立、教练培育制度的确立都起到了开创者的作用。 1969年,在克莱默、FIFA主席、日本足协的共同推动下,以培养第一流的足球教练为目的,在日本千叶开设了为期三个月的培训班。来自亚洲12个国家的42人(日本12人)参加了此次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了考试,42人全部通过,他们是世界上第一批获得FIFA教练资格证的人。 以此为样板,日本足协从1970年开始开办自己的教练培训班、制订了日本体育协会公认的体育教练制度、制订了三个阶段的教练员认证制度、奠定了至今的日本足球指导者制度的基础。 堀田哲尔:清水足球之父。日本国内第一个小学生球队、第一个小学生联赛、第一个教练培训学校创办者,第一个女性教练的教导者,足球育成制度确立者,清水足球的奠基者,清水足球之城名号的缔造者,他和清水足球以及日本足球的故事可以写出一本50万字的书。1992年兼任静冈足协专务期间涉嫌贪污静冈足协经费1300万日元而被逮捕,判刑1年4个月,缓刑3年,此后退出足球领域,2006年确诊莱维小体痴呆症,在日本女足夺取世界杯一年后的2012年病逝,享年76岁。 清水第八:队名来源为“清水第八青年学级”,开始为男队,1978年入江小学女子足球队升入第八中学后以女队为主体。1981年至1987年连夺7届日本女子足球选手权冠军,1989年因没有经费决定不参加全国女子足球联赛,队内主力木冈二叶、半田悦子、山口小百合、山田千爱转去了同市的清水FC,本田美登里去了读卖美人。 之后队伍参加了静冈联赛,1992年因为希望加入全国女子足球联赛而参加了其下级的JLSL挑战联赛,2001年终于升入全国女子足球联赛,2004年降到L2联赛,此后又降到东海联赛,现在征战在静冈联赛。 1989年9月至1990年1月举行的第一届日本女子足球联赛(现在的抚子联赛),首届冠军是清水FC。 清水FC在揭幕战上输给读卖美人队后,第二轮与日产FC队3 - 3握手言和。虽然一开始打的很艰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局糟糕的防守得到了改善,在剩下的赛程中清水FC以稳定的比赛节奏不断获得胜利,在新年过后的1990年1月28日的最后一节中再次迎来了与读卖美人的对决。如果在这场比赛中获胜的话,虽然积分相同,但会在净胜球上超过对手。 在联赛开始之际,清水FC从静冈县崛起。清水虽然有从全日本女子选手权第2回大会开始7连冠、号称无敌的“清水第八”,但是她们却没有能参加全国联赛的经费。而诞生于1986年12月,建队当年就得到地元企业“铃与”赞助得以参加全日本女子选手权的清水FC决定参加联赛。 清水FC参加联赛时,清水第八有4名选手转会而来:FW半田悦子、MF山田千爱、MF木冈二叶、DF山口小百合。4人虽然都是20岁出头,但都是“7连冠”的核心成员,即便在日本女子代表中也属于是经验丰富的选手。但是清水FC的其他选手大部分都是高中生和初中生。为了与身经百战的读卖美人对抗,需要更加果断地进行实力上的补强-----引进外援。 当时的日本足球正处于“J联赛前夜”的时期,足球热潮还没开始,但在男子联赛中已经有以巴西球员为主的众多外援,于是就自然的有了“女子联赛也可以这样做”的想法。 被选中的外援是中国台北代表FW周台英,时年27岁,当时效力于德国俱乐部。 中国台北与香港一样,是亚洲最早发展女子足球的地区,20世纪70年代曾2次获得亚洲冠军。周台英是力量和技术兼备、同时还拥有速度和出色的得分能力的国际级选手。 1989年11月到1990年1月进行的联赛后半程中,以半田、木冈以及周台英为轴心的清水FC攻势如潮:以4 - 1连胜神户和普里玛、8 - 0大胜新光精工,5 - 0大胜前期3 - 3打平的日产FC,在净胜球上领先的情况下迎来了与读卖美人的决战。 比赛以读卖美人的先攻开局,清水队在后防核心山口的带领下奋力防守,上半场第18分钟,木冈接到半田的传球先拔头筹,读卖美人也在下半场第12分钟由高仓麻子利用角球将比分扳平,如果最终打平的话读卖美人将获得冠军。 但是清水FC对这场比赛势在必得,在被追平的仅仅3分钟后,清水获得任意球,木冈将球传到门前,冲上前的山口燃烧斗志将球顶进球门,然后就这样以2 - 1终场,获得了“初代冠军”的荣耀。 清水和读卖都是8胜1平1负,积17分(当时一胜为2分)。而在10场比赛中攻进了38个进球的攻击力是清水FC获胜的决定性因素。前场攻击核心,进了12球成为“得点女王”的周台英一跃成为关注焦点。 半田悦子:9岁在入江小学开始踢球,1980年15岁加入清水第八,1981年16岁入选第一届日本国家队,攻进了这届国家队唯一一球,也是国家队史第一个入球,16年国家队生涯75次出场进19球,1989年第一届联赛MVP,1993年联赛得点王。 山田千爱:1980年15岁加入清水第八,1984年19岁入选国家队,6年国家队生涯21次出场进3球。 木冈二叶:1978年12岁加入清水第八,1981年15岁入选第一届日本国家队,16年国家队生涯75次出场进30球,进球数是国家队史历代8位。 山口小百合:1981年15岁加入清水第八,同年入选第一届日本国家队,13年国家队生涯29次出场进3球。 周台英:1977年14岁开始打亚洲杯,拥有两次亚洲杯优胜经验,1987年在德国获得两次杯赛冠军,1989年加入清水FC获联赛得点王,1993年退出,一年后退役。 在1989年9月至1990年1月举行的第一届日本女子足球联赛的最后一场比赛中,读卖足球俱乐部输给了清水FC,没有拿到“初代女王”的称号。 1990年4月至1991年1月举行的第二届联赛与前一年相同,由6支球队进行比赛,但由前一年的两轮循环赛改为三轮循环赛,赛季共15轮,比赛场次增加了1.5倍,读卖美人以14胜1平的压倒性成绩首次获得冠军。除了和改名为“铃与清水FC”的前女王战平一场外全部获胜,以领先7分(3分制下的11分)的优势压制了去年那个清水FC。 获得MVP的是攻进16个进球同时也是得点王的野田朱美。以身为队长的野田为中心,汇集高仓麻子、手冢贵子、本田美登里、松永知子等日本代表选手的布阵毫无漏洞。这5名选手9月在北京举行的亚运会上也很活跃,虽然与获得冠军的中国相比还有实力上的差距,但是与强队朝鲜打平获得了银牌,让很艰难的成立了日本女子足球联赛的人们欣喜不已。 1981年,逐渐成为日本男子足球联赛强队的读卖足球俱乐部主教练相川亮一亲自组建了女足球队读卖美人。既不是企业也不是学校的球队需要从选手的招募开始建队,不过在东京西部的“读卖乐园”内拥有专用的训练场地是队伍的一大优势,第2年初中一年级的野田朱美加入,同年竹本一彦先生接任监督,积蓄了实力的球队在1984年至1988年的东京都女子足球联赛中获得5连冠,在1987年(比赛时间时间为1988年3月)的全日本女子选手权中,击败了7连冠的“清水第八”首次获得全日本女子足球冠军。 因此,在1989年开始的日本女子联赛的第一年就被清水FC夺走冠军奖杯,对读卖美人来说无疑是非常遗憾的。如今在第2届联赛中夺冠;次年在扩大到10支球队第3届联赛中也以16胜2平的不败战绩蝉联冠军;这一年,初中一年级的泽穗希在联赛出道;1992年第4届联赛也是16胜2平,创下3个赛季51场不败的记录;在1993年度的第5届联赛中,虽然在开幕战中负于铃与清水FC,但之后取得全胜,实现了4连霸。 这个时候,日本女子足球联赛的外籍选手激增,世界级选手的加入让联赛水平飞速提高。大企业中开始有专业团队来运营球队,能发放出获胜赏金的队伍也出现了。4连冠之后读卖美人虽然在这种竞争下有一段时期无法夺冠但是依然是联赛的主角之一。 让读卖美人保持强盛的基础是“育成”,1989年球队就早早建立了下级育成队伍“读卖少女”----以初中生和高中生为对象选出有才能的选手进行系统的培育。 这是在男子队中已经取得成功的经验,并不是把优秀的选手集中起来,而是从少女时代就开始花时间培养让她们成为优秀选手,后来甚至出现了日本国家队将近一半的人才都出自“读卖少女”的情况。 从1989年到2020年,在有着“日本女子顶级联赛”地位的“日本女子足球联赛~抚子足球联赛”的32个赛季中,读卖美人取得了17次冠军、12次亚军的压倒性成绩。 虽然听起来有些极端,但是不是可以说正是因为保持“领头羊”地位的读卖美人的努力,以及追赶甚至超越她的其他球队的努力,才造就了抚子联赛,支撑了日本女子足球的发展呢? 野田朱美:1984年初三时就被选入日本国家队,11年国家队生涯76次出场进24球;1990年联赛MVP和得点王;1996年退役,2008年后活跃在日本足协和主教练岗位上。 高仓麻子:初中加入FC神南,1983年15岁时入选日本国家队,高中时虽然进了女校但是学校没有女子队而跑去男校训练,周末则从福岛跑去东京都的三菱养和俱乐部训练,1985年加入读卖美人,2004年退役时226次联赛出场是当时的联赛最高出场记录,1992和1993年联赛MVP;17年国家队生涯79次出场进29球,进球数是国家队史历代9位(并列)。退役后活跃在教练岗位上,2012至2015连续四年当选亚足联最佳女教练,2014年带领日本在U17女足世界杯夺冠,2016年接任日本国家队教练,是日本国家队第一位女教练,2021年任期满后离任,期间在2017至2019又连续三年当选亚足联最佳女教练,现在中国上海执教。 手冢贵子:小学时可以颠球1000次以上,初一加入读卖美人,1985年15岁时入选日本国家队,7年国家队生涯41次出场进19球,1991年联赛MVP和得点王,1992年22岁时因去宇都宫市工作而退役,1995年复出,1999年再次退役,此后活跃在日本足协和主教练岗位上,2011年获亚足联最佳女教练。 本田美登里:小学3年级在入江体育少年团开始踢球,之后进入清水市立第八中学加入清水第八,1981年16岁入选第一届日本国家队,11年国家队生涯43次出场0进球,1991年第一届女足世界杯后27岁时退役,担任读卖少女教练,此后活跃在日本足协和主教练岗位上。 松永知子:1984年13岁时加入读卖美人,1988年17岁时入选国家队,4年国家队生涯13次出场进0球,1993年赛季后23岁时退役,之后情况不详。 泽穗希:日本女足第一人,中场司令塔,首位获得FIFA最佳球员的亚洲人,六次世界杯出场一冠一亚,2011年世界杯MVP和得点王,日本女足职业化之前少数能拿到职业合同的女足选手之一。小学2年级在妈妈和教练的劝说下和哥哥一起加入只有男孩子的球队开始踢球,初中一年级加入了读卖少女,仅仅一个月后就被当时读卖美人的教练竹本一彦提到了一线岁时被召入日本国家队,第一场比赛就攻入4球;23年国家队生涯205次出场进83球,无论是出场数还是进球数都是历代断档式第一;2004年日本国家队确定爱称后在记者招待会上是她用毛笔写下了“大和抚子”的第一次出场;2015年退役,2020年出演一个足球教练,艺人出道。 在一些日本女子联赛的研究论文中,调查者发现女子足球选手流失的三大时间点为初中、大学、结婚,概因没有职业合同的保障下进行足球活动的女生们需要慎重考虑自己的职业方向和追求稳定的生活,在学习(工作)之余坚持足球训练是一件长期的艰苦的事情,最后能坚持下来的绝对都是真爱。在日本女子职业联赛历史的大部分时间内球队选手实质上是处在一个低工资的非正规工作状态,某些情况下甚至是负收入。 在女子职业联赛的早期,有大量的学生选手在联赛里比赛,即便像前文那些初中高中就被选入日本国家队的选手都要兼顾自己的学业,每天都需要正常的上学,只有课后很少时间的训练(毕业后也一样,只是学习时间换成了上班时间),还要算上去球队训练场汇合的交通时间,每一天的时间都很紧张。 2015年一份对抚子联赛某K球队一个赛季的跟踪记录报告(含9个支援企业员工、2个其他企业员工、4个高校生、3个专科生、2个大学生)显示,球队成员们白天都要去上班上学,下午5点半之后到7点是去训练场集合的时间,晚上7点到9点训练,一周训练3天或4天,每周不到10个小时的训练量,比赛日前一天集合远征,远征日和比赛日如果是非周末休息时间则要向工作单位或学校请假,如果是球队所属的支援企业的员工可以是带薪假,而在其他企业工作或打工的则要扣薪或动用带薪年假时间,也偶尔有请不掉假不能去比赛的队员,学生一般可以请掉假但是经常需要考虑补课的事情,比如没比赛的周末去上补习班,在坐电车去训练场这段时间内看书学习也是一种常态。 从第2届的1990年到第4届的1993年,日本女子足球联赛“读卖美人”连续3次夺冠,创下51战无败的记录。就在这段时期日本足球的生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J联赛诞生了。 虽然正式启动是在1993年,但是从1990年开始,媒体就纷纷议论“日本终于有了职业足球”。到了1992年,随着J联赛的第一个正式比赛J联赛杯(第一届赞助商冠名纳贝斯克杯)的举办和日本代表队获得亚洲杯冠军,足球的关注度在日本全国爆发性地高涨。 很多企业对足球产生了兴趣,也有很多企业开始组建女子足球队。其中之一就是日兴证券,1990年,由热爱足球的岩崎琢弥社长主导,在千叶县建立了“日兴证券梦幻女士”俱乐部,原日本女子足球队教练铃木良平领衔,聚集了众多优秀选手瞬间成为强队,在创立第一个赛季就在全日本女子选手权上获得了冠军。虽然都是点球赢的,但是在八强战胜了读卖美人、在决赛战胜了铃与清水FC依然让所有人大吃一惊。 1991年,迎来第3个赛季的日本女子足球联赛,除了日兴证券以外,还有“旭国际小兔”(大阪)、“松下电器LSC少女”(大阪)、“ 藤田天台SC水星”(神奈川)共计4支球队加入,本届赛事开始联赛扩展到10支队伍。 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女子足球刚刚起步。1991年,第一届女子足球世界杯在中国举行,美国队以压倒性的优势获得了冠军,但即便在美国也没有全国性的联赛,国家队队员们只能在母校的大学一边兼职当教练一边努力进行个人训练。欧洲国家虽然也有俱乐部和全国联赛,但资金方面完全不宽裕。 虽然都是业余选手但有大企业的支持保证有工作、练习也有良好环境的日本女子联赛,是当时世界上“最富裕的联赛”。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选手纷纷转会到日本的俱乐部,在这一背景下,在第一届联赛中获得得点王、带领清水FC队获得冠军的中国台北代表队前锋周台英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印象。 “外籍选手热潮”从1991年第3届联赛开始,不断升级。1992年,日兴证券宣布挪威国家队的前锋琳达·梅达伦和后卫格恩·尼博格加盟,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关注。两人都是在去年女子世界杯上获得亚军的挪威队的主力队员,其中梅达伦在射手榜上名列第3位,在最佳球员评选中也名列第3位,是世界级球星,她在第一个赛季以17个进球成为得点王。在1994年的第6届联赛上,“普里玛哈姆”的加拿大代表前锋查梅因·胡珀以18场24球的惊人数据成为了得点王。 日本职业足球联赛的“热潮”在1993 ~ 1994年达到顶峰,日本女子足球联赛也被这股热潮所带动,1994年9月宣布将联赛的称呼改为“L联赛”,这个名称一直沿用到2004年改为“抚子联赛”为止。 接着官方形象曲《OH OH We are the Winners》发表。由人气偶像酒井法子担任主唱,联盟的10个俱乐部分别派出1名选手作为伴唱,于第二年的1995年2月发售。 继这首官方形象曲之后,读卖美人由和田明子、日兴证券由早见优、新光FC由西家一枝、集合了众多的人气歌手和艺人,各俱乐部也纷纷各自制作并发售了自己球队的形象曲,成为了当时很大的话题。 东京女子足球的开拓者,曾在1979年的第1届全日本女子选手权上获得过冠军的是“FC神南”,而日产FC就是FC神南的继承者,该球队的消失让人预感到L联赛即将迎来试炼的时代。 旭国际小兔(1991)→宝冢小兔女士(1995)→解散(2006)→小兔京都SC(2006)→解散(2020) 1999年赞助商撤资后球队成为仅有一些小额赞助的市民俱乐部,队员在工作和上学之余的夜间训练,训练和远征以球迷赞助和队员自费为主,虽然艰难的维持着球队但终究难以为继,训练场地都无法保证,因此进行了向京都足协进行移交的交涉,2006年交涉成功,宝冢小兔解散,并入由京都足协运作成立的新球队小兔京都SC。 2020年因新冠疫情,球队运营艰难,2021年将球队运营权转移给群马FC白星,球队再次解散,两只球队合并更名为小兔群马FC白星,主场也转移到群马前桥市,群马FC则借此获得了参加抚子2部联赛的资格。 大阪高槻女士(1990)→松下电器LSC少女(1991)→希望FC高槻(2000)→希望FC大阪高槻(2012)→KONOMIYA・希望大阪高槻(2016)→希望大阪高槻(2019)→KONOMIYA・希望大阪高槻(2021)→希望大阪(2022) 藤田天台SC水星(1990)→藤田SC水星(水星SC,1995)→解散(1998) 文中美国国家队队员:在1995年美国全国性的业余联赛举办之前,美国国家队选手在国内只能效力于大学联赛或地区业余联赛,部分选手加盟了半职业的瑞典联赛,还有就是如文中所说当大学校队教练来维持生活和训练,比如当时的美国主力后卫乔伊・福塞特在美职联开办之前一直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执教。 琳达·梅达伦和格恩·尼博格:梅达伦13年挪威国家队生涯152次出场进64球,出场和进球分列挪威国家队历代第六和第三,退役后当过警察和从政,并且和一名女性共建家庭,是一名场外很活跃的选手,最具代表性的是1997年她拍了一组半裸照片获得70000瑞典克朗报酬,而如果她代表挪威拿到当年女足欧洲杯只能获得27500瑞典克朗奖金,这成为了当时关于性别歧视的热门线年联赛MVP、入选过三次联赛最佳阵容;尼博格代表挪威国家队110次出场进20球,出场数是挪威国家队历代第15位,但是她在第一届世界杯时已经31岁了,1992年加盟日本联赛的同年就退出了国家队,退役后情况不详。 查梅因·胡珀:当时的加拿大第一球星,21年国家队生涯129次出场进71球,当时出场数和进球数都是历代第一,现在出场历代9位、进球数历代2位。在日本联赛效力5年,1994和1995年的联赛得点王、1995年联赛MVP,三次入选联赛最佳阵容,之后在美职联也拿到了最佳射手。 L联赛官方曲:虽然有一时的话题但是没掀起多大的浪花,酒井法子在95年发行的几首单曲里唯一一首查不到销量的。 从第二个赛季开始,读卖美人取得了联赛4连冠。但是随着各球队的支援企业加大投入和引进高水平的外籍选手,联赛进入了“战国时代”。1994年第5届联赛的冠军是“松下电器LSC”,第二年的1995年冠军是“普里玛哈姆FC”。 松下电器从1991年第3届联赛开始参赛,1994年上半赛季仅获得第7名,但下半赛季凭借以防守队员埴田线球)顽强作战,最终获得下半程冠军,并在总冠军争夺战中1 - 0击败上半赛季的冠军读卖美人首次夺得联赛冠军。这支球队,现在名为“希望大阪”也还在抚子联赛奋斗着。 普里玛哈姆FC是从第一届联赛开始参赛的球队,在宫内聪教练的指挥下,拥有加拿大代表FW查梅因•胡珀、中国代表MF李秀馥等强力外援;还有DF东明有美、MF永留薰、FW内山环等日本代表级别选手,在联赛前后半程都取得优胜,是以完全优胜姿态获得的1995年联赛冠军。这支球队现在名为“伊贺FC女忍者三重”也活跃在抚子联赛中。 但是在这一时期,存在感不断增强的还是1991年第3届比赛开始加入联赛的“日兴证券梦幻女士”。大型证券公司日兴证券在当时岩崎琢弥社长的决定下,于1990年成立团队。很突然的就在当年度的全日本女子选手权大会(现在的皇后杯)上获得冠军,1991年早早升入日本女子足球联赛,从第1年开始就获得第4名,第二年1992年在全日本女子选手权上第2次获得冠军。 岩崎社长委托前国家队教练铃木良平担任第一任主教练,他提出了“让所有选手都成为公司职员能专注踢球”、“确保专用的训练场地”、“建设俱乐部训练设施”、“建造选手宿舍”等要求具备同期J联赛水平的环境,这些条件都被公司接受了。除了原创设计的队服和练习服,连训练用球都是原创设计的,日兴证券就在这样让其他球队羡慕的环境中强化了队伍。 1992年补充了挪威代表队的前锋琳达·梅达伦和后卫尼博格,1994年又增加了同为挪威代表队的中场海格·里瑟。在这些高水平外援的带动下,DF山木理惠、大部由美等日本选手也在迅速成长。 1995年获得联赛第二名,1996年赛季前,拥有日本女子代表队教练经历的铃木保教练就任,终于前后半程联赛都获得了优胜,首次就以完全优胜获得了冠军。头号射手梅达伦打破了前一年伊贺FC的胡珀创下的一个赛季(18场比赛)攻入27球的记录,以29粒进球荣膺得点王和最佳球员。 第二年1997年,联赛后半程优胜被“读卖美人”取得,不过,总冠军决赛中日兴证券由中场里瑟和前锋武冈Inesu惠美子进球,读卖美人虽然由泽穗希板回一球,最终日兴证券还是以2 - 1获胜蝉联冠军。 以三连冠为目标的1998年,梅达伦和里瑟离队,但日兴证券凭借扎实的实力取得前半程联赛全胜。后半程虽然开局输给了铃与清水FC,凭借着守门员西贝尚子的奋发、王牌攻击手大松真由美的速度,最终还是以8胜1负的成绩取得后半程优胜,达成联赛3连霸。 但是,就在后半程联赛进行得如火如荼的10月,日兴证券宣布赛季结束后解散球队。“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经济持续不景气,日兴证券也开始经营不善,作为削减成本的一环不得不解散女子足球队。在迄今为止的10次联赛中,日兴证券继读卖美人的4连冠后,获得了3连冠,然而其想让日本女子足球飞跃世界的“梦想”还是就这样结束了。 L联赛受到的打击不止于此:与日兴证券同样从1991年开始参加联赛的“藤田SC水星”也在1998年赛季结束后决定解散;在1999年初,从获得第一届联赛冠军开始一直是冠军争夺者的“铃与清水FC”和1993年进入联赛的企业队“白木FC”也决定退出联赛。 联赛总冠军赛制:从1993年到1999年采用的是和男子J联赛相同的上下半程赛制,上下半程的冠军进行一场决赛争夺总冠军,如果一个队上下半程都获得了冠军,那么自动获得总冠军。 埴田线年级时还是垒球部主将,在学校足球部创社时因为更喜欢足球而同时成为两个社团的成员,在全国大赛惨败后被松下电器邀请,1994年联赛MVP,5年国家队生涯30次出场进1球。 李秀馥:中国国家队队长和中场核心,1990年成为第一个去日本踢球的中国国家队成员;1994年联赛助攻王,入选两次联赛最佳阵容,1999年联赛最佳教练,带领普里玛(伊贺FC)走过了赞助商撤资后球队成为市民俱乐部并改名的年代。 东明有美:1988年高一时加入普里玛,在球队担任后防核心的同时上完了高中、读完了大学、读完了研究生,读完研又踢了几年在赞助商撤资后28岁退役当教练去了。7年国家队生涯43次出场进6球。 永留薰:资料不详,普里玛主力中场,1995年联赛最佳阵容成员,3年国家队生涯4次出场进0球。 内山环:1989年高一时加入神户FC,1992年转会到普里玛,两次联赛最佳阵容成员,1999年联赛助攻王,9年国家队生涯58次出场进26球。退役后去踢室内足球,2007年又入选了室内足球国家队。 海格·里瑟:挪威女足历史最佳球员,15年国家队生涯188次出场58个进球,出场数挪威历代第一,进球数历代第五;在日兴证券3年两次联赛最佳阵容成员。23年女足世界杯挪威国家队教练,现在挪威足协任职。 山木理惠:小学3年级开始踢球,初中加入日产FC,1989年14岁获第一届联赛新人赏(4人之一),1994年日产FC解散后转到日兴证券,1997年联赛MVP,1999又经历了日兴证券解散后去了德国法兰克福,2003年回国打了两年L联赛退役,转踢室内足球,后来转为教练职业。7年国家队生涯50次出场进3球。 大部由美:1991年16岁时获联赛新人赏,日兴证券解散后辗转冲电气FC和东京电力,在联赛16年入选7次最佳阵容,14年国家队生涯85次出场进6球。2006年退役后转教练职业,2016年高仓麻子时代任国家队助理教练。 武冈Inesu惠美子:日兴证券解散后没有转去其他球队,而是在熟人朋友介绍下去十文字中高学校当了教师,后来在校队任教练,现十文字初中部和高中部女子校队总负责人。2年国家队生涯出场3次进3球。 西贝尚子和大松真由美:日兴证券解散后和大部由美一起转去了冲电气FC,但是一年后冲电气FC也解散了,两人没象大部由美那样再去别的球队,而是直接退役了。西贝尚子一年前刚刚入选日本国家队,还曾在电视访谈中说以世界杯为目标,就这样结束了,1年国家队生涯出场2次进0球;大松线球。两人退役后资料不详。 20世纪90年代末,L联赛迎来了生死存亡的危机:三连冠的“日兴证券”解散,“藤田SC水星”、“铃与清水FC”、“白木FC”也都离开了联赛。只有10支队伍的联赛面临突然失去4支球队的危机。 但是这回,我们想先总结一下一直持续到那个时间点之前的联赛“黄金时代”中活跃的外籍选手们的故事。 在日本男子足球联赛中,1967年来自巴西的日裔吉村大志郎加入洋马(现大阪樱花),给了日本很大的刺激。20世纪70年代,塞尔吉奥·越后(水星)、拉莫斯·瑠伟(读卖)等对日本足球产生巨大影响的球员都来自巴西。到了允许职业球员注册的80年代后半,外籍选手的国籍也变得多元化,实力也越来越高。1994年改称“L联赛”的日本女子足球联赛,就处在这样的时代。 以大部分年轻选手组队参加1989年第一届联赛的清水FC,在开幕前补充了中国台北代表队的周台英。做为亚洲强队的王牌前锋,周台英以12球成为第一届联赛的得点王,为清水FC赢得了冠军。 受到周台英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其他的外籍选手陆续在联赛登场。清水队又引进了谢素贞、许家珍,和周台英组成“中国台北三人组”,进一步加强了球队的实力;1991年成功晋级联赛的藤田天台水星引进了美国国家队守门员格雷琴·格格;而以冠军为目标的普里玛引进了中国国家队的中场球员李秀馥和前锋董树红,李秀馥后来也成为了这个俱乐部的教练。 但是,不止是女子联赛而是让整个日本足坛震惊的是日兴证券。1992年,日本证券在升入联赛第2个赛季宣布挪威国家队的前锋琳达·梅达伦和后卫尼博格加入球队。挪威队是前一年举行的第一届女子世界杯的亚军,梅达伦以6粒进球排在射手榜第3位,在MVP投票中也排在第3位,是属于“世界级”的球星。 梅达伦到1997年为止效力日兴证券队6个赛季,获得过2次得点王和1次最佳球员。1996年,她在18场比赛中打进29球,创造了联赛最高纪录。她拥有出色的速度和射门能力,并以强大的领导能力成为球队的领袖。尼博格在挪威国家队司职后卫,在日兴证券司职中场,1994年成为联赛助攻王。 继这两人之后,日兴证券还引进了挪威国家队的前锋海格·里瑟、中场阿格尼特·卡尔森,实现了3连冠。 加拿大也有代表选手来日本,1992年藤田水星引进前锋凯瑞·塞亚韦尼克,1994年普里玛引进前锋查梅因·胡珀。集力量和速度于一身的胡珀在1995年以27球成为得点王和最佳球员,带领普里玛首次夺冠。 在“危机”时代到来之前,日本女子足球联赛就像那时候意大利的意甲一样,是世界明星云集的联赛。当时,世界各国的女子足球队都没有日本这样优越的环境,在美国即使是国家队选手也没有能够进行日常比赛的条件-----美国最早的女子职业足球联赛诞生于2000年。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只有日本的女子联赛能够在有大企业的支持、有住房和工作保障、有专用训练场、有专业教练指导的良好环境下开展足球运动,世界级的选手们向往去日本踢球是理所当然的。 这种状况在1998年之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抚子联赛也曾经有过这样一段辉煌的历史,这一点是无法被忘记的。 这个时代在L联赛踢球的中国国家队选手:李秀馥(普里玛)、董树红(普里玛)、刘爱玲(田崎真珠)、孙庆梅(松下)、温莉蓉(普里玛)、高红(宝冢)、水庆霞(玲与清水)、周阳(玲与清水)、牛丽杰(田崎真珠)、马莉(松下)、李艳杰(松下) 格雷琴·格格:只在两场友谊赛中出场过美国国家队门将,此前一直在没什么收入的美国大学队踢球,大学毕业前就拿到了美国的A级和B级教练证书,大学毕业后担任了科罗拉多大学老虎队的助理教练,专注于守门员训练,1991年去藤田水星踢了两年后退役,然后去了白木FC做了两年守门员教练,此后回美国继续教练生涯,现在美国高中校队执教。 强大的日兴证券:95年那支夺取队史唯一一次世界杯的挪威国家队有一半主力在日兴证券,海格·里瑟(95-97)、梅达伦(92-98)、海蒂·斯托尔(95-99)、图恩·哈根(94-96)、尼博格(92-96)、阿格尼特·卡尔森(96-98)。其中前4人是1995年世界杯夺冠的主力,尼博格是91年世界杯主力,卡尔森是91年世界杯和96年奥运会主力,包括了一个挪威国家队历代最佳球员、三个挪威国家队出场数历代前10、两个挪威国家队进球数历代前10;另外队内还有5名日本国家队成员;1996年的日兴证券是当年世界最强的女足俱乐部之一,也就只有拥有八名美国国家队选手和一些加拿大国家队选手的北卡罗来纳大学可能更强些。虽然在L联赛受限于外援政策无法全部登场,也是现在日本WE联赛无法想象的阵容。 最好的女子足球联赛:在各国女子足球联赛的发展早期,日本女子足球联赛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女子足球联赛,21世纪之前的各国女足国家队队员基本都是在本国国内踢球,或是学生或是有着正当职业,踢球只是工作学习之余的事情,踢着大学联赛或地区业余联赛,拿着极低的额外报酬或者没有任何报酬还要自己出路费,第一届世界杯美国女足就是全员辞职或者说被解雇去参赛的,因为算上备战要请三个月假。 而那个时候只有日本联赛和瑞典联赛对外有让选手辞掉工作前去的吸引力,相对于瑞典,正处在经济腾飞期的日本显然更财大气粗,来日本的选手“能得到比其他国家的任何女子联赛都优厚的报酬”,“美国,挪威,瑞典,丹麦,澳大利亚、中国的主力选手纷纷来到日本联赛”(当时的报道语)。同时代去瑞典联赛踢球的只有两三个美国国家队和极少的丹麦挪威国家队选手,而日本联赛10只球队在顶峰期有39名外籍选手,每只队伍只能上3个外籍选手的限制下平均一下还能多出来9人,这些外籍球员都是一点水分都没有的各国国家队主力选手,文中比作当时号称小世界杯的意甲毫不为过。 在1998年的L联赛(现在的抚子联赛)上,日兴证券获得三连冠后喜出望外,看到她们高兴的样子,不少人流下了泪水。 体育与世界的动向不无关系,不,甚至可以说就是最能直接反映世间动向的东西。 相信大家都知道“泡沫经济的崩溃”这个事情。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1991年,日本经济急速膨胀。但是,这并不是由稳固的经济增长所支撑的,而是由于土地价格急剧上涨,持有土地的企业误认为自己拥有了巨大的财产而导致的。一旦这种膨胀被打破,繁荣的经济就会像“肥皂泡”一样破灭。 从泡沫经济崩溃的重创中开始复苏的日本经济,在1998年再次大幅下跌。结果,很多企业采取了裁员等措施。即使是1日元的经费也必须削减的时候,不可能在体育上一年花费数亿日元。于是很多企业停止了对体育的赞助,解散了公司的体育队伍,或者缩减了公司的体育经费。 据说在泡沫经济崩溃后的10年间,消失的所有体育项目的企业队伍接近150支。由此,从昭和时代开始支撑着日本体育的实业团时代迎来了终结。 当然,这股海啸也会涌向足球。1998年10月,女子足球队“日兴证券解散”的消息冲击着整个业界。男子J联赛的横滨飞翼宣布将被横滨水手队吸收合并,这也是由于运营两家俱乐部的全日空和日产汽车经营不善的结果。 在L联赛,与日兴证券一样,“藤田SC水星”也决定解散。到了1999年,“铃与清水”和“白木FC”宣布退出联赛。1999年的联赛定于女子世界杯赛结束后的7月开幕,由“浦和蕾纳斯FC(现在的三菱重工浦和红钻女士)”和“日本体育大学女子足球部”加盟,共有8支球队参加,但是在这一年的年末,日体大也和冲电气FC一起宣布退出。 1999年6月在美国举行的女子世界杯上,日本女子足球希望能凭借成绩来恢复人气。本次大赛的8强将获得第二年悉尼奥运会的参赛权,因此希望获得进入奥运的资格来提高女子足球的知名度。然而虽然首战1 - 1逼平加拿大,但0 - 5负于俄罗斯,0 - 4负于挪威,最后只排名小组第四没有出线,也不能通过参加第二年的奥运会证明自己的存在。现在不仅是L联赛了,整个日本女子足球都处于巨大的危机之中。 2000年7月联赛开幕前,一直赞助联赛球队的第一火腿(普里玛哈姆)和松下电器(松下电气LSC)两家企业决定退出,但是这两支队伍队决定以市民俱乐部的状态留在L联赛,分别改名为“伊贺FC女忍者”和“希望FC高槻”。 L联赛做出重大决断:加上“YKK东北女子足球部假小子“(宫城)、“JEF联合市原女士”、“文艺复兴熊本FC”(熊本县)3个俱乐部,共9支球队,为了节省远征费用,首先分成东西两个联赛,然后分成高级联赛和低级联赛。与此同时,之前在拥有观众席的专用球场举行的比赛,也可以在不收取入场费的练习场地举行。 另一方面,之前升降级的联赛体制也被修改。都道府县联赛、地区联赛以及在此之上的L联赛这一“金字塔”的确立,希望能在真正意义上成为日本女子足球整体的顶端。 凛冬已至,“为了日本女子足球的未来也不能熄灭灯火”,总之,L联赛决定全力以赴的生存下去。 和学校的社团一起构成了日本体育基石的实业团在泡沫经济崩溃后至2000年解散了149个,其中棒球占了一半。尤其是在2000前后解散的最多,给日本体育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不过文中所说迎来了终结是不正确的,此后虽然实业团经历了商业体育职业化的冲击,项目规模日渐缩减,但是在一些小众项目上依然是业余选手坚实的后盾,即便是在日本很受欢迎的长跑和驿传,现在也主要依靠实业团模式。 浦和蕾纳斯FC(1999)→埼玉蕾纳斯FC(2002)→浦和红钻女士(2005)→三菱重工浦和红钻女士(2021) 日本体育大学女子足球部(1985)→日体大FIELDS横滨(2015)→日体大SMG横滨(2022) 日本体育大学是一所培养高等级体育方面指导者人才的大学,女子足球队建队历史久远,1999年首次实验性质参加L联赛一年就退出的原因和其他队不同,被邀请参加实在是属于L联赛队伍不够了从大学协商过来填坑的,而日体大退出的理由也很可疑,是”每年主力都会毕业“,所以整个赛季只拿到了1胜后,就以认为队伍没有在L联赛立足的实力退出。2010年重新加入联赛,2015年打入抚子联赛2部时接受FIELDS株式会社赞助改名,2021年成为唯一全学生参加抚子联赛的队伍,2022年接受新富士医院赞助改名至今(SMG为医院略称)。 YKK东北女子足球部假小子(1997)→YKK AP东北女子足球部假小子(2004)→东北电力女子足球部海与风(2005)→解散(2011) 2011年因受东京大地震影响停止活动,同年经多方协商后队内26名成员中的18人并入新创设的仙台七夕。 JEF联合市原男队作为地域推广责任的一环建立的队伍,队名有两种来源,一说是1991年通过9847个有效征募征集来的;一说是由球队前身古河电气工业足球部及其共同运营商东日本旅客铁道组成的JR古河的略称而来(JR-East Furukawa)。 文艺复兴熊本FC(1998)→益城文艺复兴熊本FC(2011)→熊本文艺复兴FC(2017) 1998年由熊本妈妈队脱离而出独立建队,前身为1983年在饱田踢球的小学生的妈妈们组成的”饱田妈妈“队。 奥运被淘汰导致了奥运前女足受到的社会关注得不到延续,随着经济的不景气,就像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一样,一系列退出事件后女足联赛眼看就在崩溃的边缘,还生存着的不多的球队也都是经济上非常困难。 这种情况下,联赛事务局采取了各种措施来给球队减压,除了文中所说的分拆联赛减少远征费用、收费模式改为免费模式减少场地费用(收门票钱所产生的基础运营费用是免费的好几倍)外,还禁止了外援(减少费用的同时还不会造成球队战力失衡)、大幅减少联赛分担金(各球队用以维持联赛运营所缴纳的经费,由735万日元降到150万日元)、裁撤了联赛秘书处(减少联赛运营经费)、尽可能的以最低极限的资金来运营联赛、允许加盟球队运作体制的多样性(只要能维持,随便什么形式的经营模式,包括选手没收入或者负收入的模式)。 联赛事务局做了当时能做的一切,一边努力招募能加入联赛的球队,一边努力实现能不花钱的运营,然后静待春天的来临。 伊贺FC女忍者,在母公司普里玛(第一火腿)撤出后改为这个名字,也改组成了市民俱乐部模式,母公司表示允许球队继续使用以前的球队住宅宿舍和练习场,但除此之外一无所有,球队要想法自己去筹措足够生存的资金。 松下电器LSC,因每年7千万日元的经费被母公司裁撤,改名为希望FC高槻成为市民俱乐部,靠当地足协和球迷协会募集赞助或捐助生存,坚持了十几年后在2015年向社会请求援助,快撑不下去要解散了,终于在2016年拉到了足够生存下去的赞助活了过来。 宝冢小兔,这个前面说过,选手工作之余自掏腰包及依靠球迷协会的小额捐助过了好几年。 状态好些的仅限这个时候还有支援企业的球队,没有大企业支援的状况即便比这些球队好些也有限,比如2001年成立的冈山汤乡,为了缩减经费连一般交给印刷厂的传单都要选手自己做。 随着球队解散的盛行,有工作的选手不得不进行艰难的选择,要么放弃踢球安心工作,想踢球又要有工作就需要找到能接收自己的还能继续允许球队存在的企业,而没有企业支援的市民俱乐部,连带薪假都不会有,兼职打工去踢球是常态,不工作则毫无收入来源。太田麻纪曾说过“如果有球队要我,不管是打工还是别的我都愿意做。”朝日新闻1999年的一份调查显示,很多选手是一边做着超市、教师、酒店、工厂、咖啡厅、健身房、书店等等的工作一边踢球。 而且不稳定的工作会给选手源自心理上的不安定感。吉泉爱,最初在日产FC踢球,解散后去了东京SHIDAX LSC,再经历解散后去了藤田SC水星,再再次经历解散。象她这种过着不知道明年会如何的生活的球员还有很多。 在这种生活和心理双重的压力下,选手们还必须平衡训练和工作的时间点,训练少了水平不会提高,而训练多了就赚取不到足够的收入来维持足球生涯,而两边的时间都增加则是对身体残酷的摧残。 即便是在国家队里,辛苦工作之余才能踢球的选手也有很多,泽穗希从美国大联盟回来后才在联赛里拿到了国家队选手里唯一的职业合同,而哪怕是大和抚子夺得世界杯一冠一亚后的2015年,国家队成员里也有着靠兼职艰难度日快过不下去的选手存在。 |
Copyright © 2002-2023 nba外围买球网站 版权所有